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文学遭遇教学难 北大学生写网文水土不服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117

帖子

95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05:0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文学遭遇教学难 北大学生写网文水土不服日前,一篇《北大学生写网文遭遇水土不服》文章引爆网络大战,事件的起因是北大开设“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课程,选课的学生们参与实践,写网络小说成绩惨淡,遭到网友的嘲讽。直到今天,网络文学依旧引来许多的非议。对北大学生“失败”尝试所引发的争论,或许也正是网络文学状态的一种映射。对此,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早说:“今天的网络文学,有点儿像晚晴时代的文学,数量非常大,同时又泥沙俱下,也同样面临着读者的分众。”被扩大的对立网络文学很多时候被视为草根,而北大中文系,某种程度上显然是和草根相对的、精英的象征。在许多关注者的眼中,北大学生写网络文学的尝试,毫无疑问是失败的,这给了网络文学的爱好者和作者们反击的机会。网络文学的成绩,和订阅、收藏的人数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一部或者几部的作品成绩不好,是否真的就意味着北大学生的尝试失败了呢?杨早并不这么认为,他说:“谈不上必然,单纯地看作品,可能在创作上有失误,没有把握准确网络文学的特点,但并不是说这就一定能推导出北大学生写网络文学失败了这个结论。”“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反响,更多还是因为北大这个名字的关系。”杨早说:“其实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进入到网络文学的江湖里,也有无数的人因为没有找准对应的读者,而遭遇同样的命运。”某种精英和草根之间对立的观念,影响着人们的判断,杨早说:“网络文学新生不久,在体系上可能还不完备,同时又有商业化的色彩,和传统的文学创作确实有一定的距离。但这并不能说它天然另类,不应该把对立的观念扩大。事实上,据我了解,北大这些参与创作的学生,之前都有很长时间追看网络文学的历史,应该说他们和普通的爱好者、读者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他们可能在分析研究时、在写论文时会用到一些文学理论。”对于北大学生的网络尝试,杨早说:“我不认识那些学生,但跟邵燕君老师很熟,我之前就听他说过这个事情,他说研究者应该进入到里面,自己尝试一下。这个想法非常好。”研究者进入到网络文学世界,显然值得赞赏,杨早表示:“实际上,能够进入到网络文学的创作中,已经是好事,这并非加深对立,而是在消融和互换。我并不赞同把精英和草根对立起来,更不要固化这种对立,固化网络文学就是草根的观念。”鸡同鸭讲的文学不应该对立的对立,既然产生了,必然有它的理由天津信用卡取现。在报道中,北大学生和老师所表现出来一些观点和态度,其实也隐隐在把自己和普通的网络文学创作者隔离开来。有学生说:“我们想把传统文学的一些优秀的东西带到网络文学里。”主持“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课程的邵燕君老师也说:“当务之急是打破主流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壁垒。”并表示“把传统过渡到网络时代”、“希望去做文学、文明的引渡者”。这样的态度值得尊敬,但对于另外一面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来说,多少会给他们一点儿高高在上的感觉,这可能也正是当北大学生作品成绩不好时,引发众多吐槽的原因之一。杨早认为:“邵老师的想法,有点儿从网络文学中找出大师的意思,就好像从武侠中找出金庸。这样的想法其实还是用传统的文学标准去衡量网络文学,可能有点儿问题,但这也昆明信用卡取现恰恰反映出我们现在所处的一种无奈的境地,即没有一种可以评判网络文学的标准,所以研究者难免会用传统标准去衡量网络文学。”问题在于,网络文学绝不仅仅是一种发表在网络上的文学,它和传统的文学确实存在着差别。杨早说:“我曾经听有的学者说过一些经历,他们和作者一起开会,往往出现鸡同鸭讲的问题,学者们谈人物塑造、情节的安排、语言的运用等等,而作者们谈的是商业,是盈利。”在过去的时间里,不论是一些学者对网络文学的批评,还是网络文学作者对传统文学创作者乃至研究者的不屑,都在证明着矛盾存在的现实,杨早说:“这次事件就是一个代表。研究者用传统的文学标准去衡量网络文学,就会发现,网络文学没有什么可看的,比如,网文作品大多平铺直叙,倒叙、插叙之类的手法基本上没有。而网络文学的爱好者和作者们可能会想,既然你觉得不好,那么你来用我的方式试试,看看效果如何?”精英、严肃还是草根?网络文学是一个大江湖,它自行其是、奔腾不息,却又带动着一切和文学相关的话题,比如精英和草根的对立。有人认为精英文学的创作者和研究者高高在上,努力地掌握着文学的话语权和裁判权。也有人认为网络文学根本不必去管别人怎么评价,市场就是最好的评价。还有人认为,精英或者草根,严肃或者通俗,其实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所有的严肃文学起初都是通俗,所有的精英原本都是草根,唐诗宋词如此,《红楼梦》亦是如此苏州信用卡办理。到底有没有精英和草根、严肃和通俗的分野?杨早说:“说所有的精英文学原本都是草根文学,这是一种倒推法,它是没有逻辑的,反过来说,是不是草根就一定会变成精英,这显然不可能,所以这是一个不成立的逆命题。有多少红极一时的作品,最终湮没无闻。那些经典诞生的时候,同时代有多少作品,留下来的有几个?”严肃和通俗之辩,同样也并非凭空产生,杨早说,“严肃文学和精英文学,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指向一种为文学而文学的方向,为了达到文学性的升华、文学价值的提高而创作。因此,有时候就会相对排斥商业化。两者的不同在于,严肃文学有一定的教化因南京信用卡垫还素,而精英文学可能更注重个人体验的表达。”网文则是另外一种,杨早说:“周作人曾经把文学分为两种,载道、言志,现在看来有点儿简单化,还有一种,就是谋利。三种各有极端,但又并非泾渭分明。于网络文学而言,一开始是为了谋利,它有非常成熟的商业模式。但在到了后来,慢慢也开始传达一些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即可能是载道,也可能是言志。我研究网络文学,确实有此发现,刚刚进入时,可能会是那种小白文更能适应市场,但作者在进步,网文在发展,很多作者也开始在作品中灌注一些个人的东西,所以它们之间的区别存在,但并不固化。未来网络文学中出现丝毫不比纯文学差的作品,也并不是不可能的。”唯有中国有江湖一个显著而又少人关注的问题北京信用卡代还是,互联网连通世界,但是网络文学却独独在中国花开遍地,甚至也只有在中国有网络文学这个独特的称呼。杨早认为这和中国文学的特殊环境有关,他说:“在欧美,商业文学也非常发达,像斯蒂芬·金的作品,也放在网上让人下载,但并没有网络文学的说法。同样的,严肃文学的说法在国外也没有。”网络文学这个名词的诞生,其实是和严上海代还信用卡肃文学相对而生的,杨早说:“以前的文学,层次分明,而且有一条明显的晋升通道,比如莫言这一代的作家,他们原本各有不同的生活,通过在刊物上发表作品,获得不同层次的回报,最后转为专业的作家,基本上绝大部分作家都很难脱离这个渠道。在网络文学诞生前,曾经出现过专栏作家,但是力量并不强大,没有对这种作家养成的渠道产生冲击。直到网络文学诞生,它强大的吸附能力和商业能力,迅速吸附了全中国新一代的写作者。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天生产的文学产品达到7亿字,有2000万以上的人在从事网络文学的创作,这等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渠道和作家养成体系。一个写作者,初入时从小白开始,慢慢积累读者,到成为大神,就算是出头了,当然大神很少。”至少在现在,网络文学世界和传统文学的世界依旧保持着平行的状态,杨早说:“北京信用卡套现作协也曾经招揽过一些网络作家,但不算成功,并没有改变平行的格局,因为评判两者的标准完全不同。我们知道,茅盾奖不大可能给网络文学作品,而传统的作家也很难在网络文学中分一杯羹。”传统的作家世界试图收编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却依然固我,不太有兴趣。但这并不表示,网络文学已经成熟,虽然它有光明的未来。杨早说:“目前来看,网络文学的分级还很模糊,受不受读者欢迎是唯一的标准,这也是北大学生的创作被认为失败的原因。当然这样平面化的形态不会长久,在未来,网络文学可能产生内部的分层,不求通吃,而是逐渐寻找到各自适合的读者群体,同时,在满足谋利的目标之后,也会注重载道、言志。”(记者:周怀宗)杨早中国杭州信用卡代还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著有《民国了》、《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等。 (责任编辑:冷得像风)
日前,一篇《北大學生寫網文遭遇水土不服》文章引爆網絡大戰,事件的起因是北大開設“網絡文學創作與研究”課程,選課的學生們參與實踐,寫網絡小說成績慘淡,遭到網友的嘲諷。直到今天,網絡文學依舊引來許多的非議。對北大學生“失敗”嘗試所引發的爭論,或許也正是網絡文學狀態的一種映射。對此,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楊早說:“今天的網絡文學,有點兒像晚晴時代的文學,數量非常大,同時又粽香忍送父離泥沙俱下,也同樣面臨著讀者的分眾。”被擴大的對立網絡文學很多時候被視為草根,而北大中文系,某種程度上顯然是和草根相對的、精英的象征。在許多關註者的眼中,北大學生寫網絡文學的嘗試,毫無疑問是失敗的,這給瞭網絡文學的愛好者和作者們反擊的機會。網絡文學的成績,和訂閱、收藏的人數有直接的關系,但是一部或者幾部的作品成績不好,是否真的就意味著北大學生的嘗試失敗瞭呢?楊早並不這麼認為,他說:“談不上必然,單純地看作品,可能在創作上有失誤,沒有把握準確網絡文學的特點,但並不是說這就一定能推導出北大學生寫網絡文學失敗瞭這個結論。”“之所以產生這麼大的反響,更多還是因為北大這個名字的關系。”楊早說:“其實每一天,都有無數的人進入到網絡文學的江湖裡,也有無數的人因為沒有找準對應的讀者,而遭遇同樣的命運。”某種精英和草根之間對立的觀念,影響著人們的判斷,楊早說:“網絡文學新生不久,在體系上可能還不完備,同時又有商業化的色彩,和傳統的文學創作確實有一定的距離。但這並不能說它天然另類,不應該把對立的觀念擴大。事實上,據我瞭解,北大這些參與創作的學生,之前都有很長時間追看網絡文學的歷史,應該說他們和普通的愛好者、讀者沒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是,他們可能在分析研究時、在寫論文時會用到一些文學理論。”對於北大學生的網絡嘗試,楊早說:“我不認識那些學生,但跟邵燕君老師很熟,我之前就聽他說過這個事情,他說研究者應該進入到裡面,自己嘗試一下。這個想法非常好。”研究者進入到網絡文學世界,顯然值得贊賞,楊早表示:“實際上,能夠進入到網絡文學的創作中,已經是好事,這並非加深對立,而是在消融和互換。我並不贊同把精英和草根對立起來,更不要固化這種對立,固化網絡文學就是草根的觀念。”雞同鴨講的文學不應該對立的對立,既然產生瞭,必然有它的理由。在報道中,北大學生和老師所表現出來一些觀點和態度,其實也隱隱在把自己和普通的網絡文學創作者隔離開來。有學生說:“我們想中俄近代不同命運的皇傢答案把傳統文學的一些優秀的東西帶到網絡文學裡。”主持“網絡文學創作與研究”課程的邵燕君老師也說:“當務之急是打破主流文學與網絡文學的壁壘。”並表示“把傳統過渡到網絡時代”、“希望去做文學、文明的引渡者”。這樣的態度值得尊敬,但對於另外一面的網絡文學創作者和愛好者來說,多少會給他們一點兒高高在上的感覺,這可能也正是當北大學生作品成績不好時,引發眾多吐槽的原因之一。楊早認為:“邵老師的想法,有點兒從網絡文學中找出大師的意思,就好像從武俠中找出金庸。這樣的想法其實還是用傳統的文學標準去衡量網絡文學,可能有點兒問題,但這也恰恰反映出我們現在所處的一種無奈的境地,即沒有一種可以評判網絡文學的標準,所以研究者難免會用傳統標準去衡量網絡文學。”問題在於,網絡文學絕不僅僅是一種發表在網絡上的文學,它和傳統的文學確實存在著差別。楊早說:“我曾經聽有的學者說過一些經歷,他們和作者一起開會,往往出現雞同鴨講的問題,學者們談人物塑造、情節表示很煩的句子 被我們遺忘瞭的安排、語言的運用等等,而作者們談的是商業,是盈利。”在過去的時間裡,不論是一些學者對網絡文學的批評,還是網絡文學作者對傳統文學創作者乃至研究者的不屑,都在證明著矛盾存在的現實,楊早說:“這次事件就是一個代表。研究者用傳統的文學標準去衡量網絡文學,就會發現,網絡文學沒有什麼可看的,比如,網文作品大多平鋪直敘,倒敘、插敘之類的手法基本上沒有。而網絡文學的愛好者和作者們可能會想,既然你覺得不好,那麼你來用我的方式試試,看看效果如何?”精英、嚴肅還是草根?網絡文學是一個大江湖,它自行其是、奔騰不息,卻又帶動著一切和文學相關的話題,比如精英和草根的對立。有人認為精英文學的創作者和研究者高高在上,努力地掌握著文學的話語權和裁判權。也有人認為網絡文學根本不必去管別人怎麼評價,市場就是最好的評價。還有人認為,精英或者草根,嚴肅或者通俗,其實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所有的嚴肅文學起初都是通俗,所有的精英原本都是草根,唐詩宋詞如此,《紅樓夢》亦是如此。到底有沒有精英和草根、嚴肅和通俗的分野?楊早說:“說所有的精英文學原本都是草根文學,這是一種倒推法,它是沒有邏輯的,反過來說,是不是草根就一定會變成精英,這顯然不可能,所散一路花開以這是一個不成立的逆命題。有多少紅極一時的作品,最終湮沒無聞。那些經典誕生的時候,同時代有多少作品,留下來的有幾個?”嚴肅和通俗之辯,同給心放個假吧樣也並非憑空產生,楊早說,“嚴肅文學和精英文學,相同之處在於,它們都指向一種為文學而文學的方向,為瞭達到文學性的升華、文學價值的提高而創作。因此,有時候就會相對排斥商業化。兩者的不同在於,嚴肅文學有一定的教化因素,而精英文學可能更註重個人體驗的表達。”網文則是另外一種,楊早說:“周作人曾七彩水與趨死符經把文學分為兩種,載道、言志,現在看來有點兒簡單化,還有一種,就是謀利。三種各有極端,但又並非涇渭分明。於網絡文學而言,一開始是為瞭謀利,它有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但在到瞭後來,慢慢也開始傳達一些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即可能是載道,也可能是言志。我研究網絡文學,確實有此發現,剛剛進入時,可能會是那種小白文更能適應市場,但作者在進步,網文在發展,很多作者也開始在作品中灌註一些個人的東西,所以它們之間的區別存在,但並不固化。未來網絡文學中出現絲毫不比純文學差的作品,也並不是不可能的。”唯有中國有江湖一個顯著而又少人關註的問題是,互聯網連通世界,但是網絡文學卻獨獨在中國花開遍地,甚至也隻有在中國有網絡文學這個獨特的稱呼。楊早認為這和中國文學的特殊環境有關,他說:“在歐美,商業文學也非常發達,像斯蒂芬·金的作品,也放在網上讓人下載,但並沒有網絡文學的說法。同樣的,嚴肅文學的說法在國外也沒有。”網絡文學這個名詞的誕生,其實是和嚴肅文學相對而生的,楊早說:“以前的文學,層次分明,而且有一條明顯的晉升通道,比如莫言這一代的作傢,他們原本各有不同的生活,通過在刊物上發表作品,獲得不同層次的回報,最後轉為專業的作傢,基本上絕大部分作傢都很難脫離這個渠道。在網絡文學誕生前,曾經出現過專欄作傢,但是力量並不強大,沒有對這種作傢養成的渠道產生沖擊。直到網絡文學誕生,它強大的吸附能力和商業能力,迅速吸附瞭全中國新一一條短裙代的寫作者。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天生產的文學產品達到7億字,有2000萬以上的人在從事網絡文學的創作,這等於創造瞭一個全新的渠道和作傢養成體系。一個寫作者,初入時從小白開始,慢慢積累讀者,到成為大神,就算是出頭瞭,當然大神很少。”至烏鴉的故事少在現在,網絡文學世界和傳統文學的世界依舊保持著平行的狀態,楊早說:“作協也曾經招攬過一些網絡作傢,但不算成功,並沒有改變平行的格局,因為評判兩者的標準完全不同。我們知道,茅盾獎不大可能給網絡文學作品,而傳統的作傢也很難在網絡文學中分一杯羹。”傳統的作傢世界試圖收編網絡文學,網絡文學卻依然固我,不太有興趣。但這並不表示,網絡文學已經成熟,雖然它有光明的未來。楊早說:“目前來看,網絡文學的分級還很模糊,受不受讀者歡迎是唯一的標準,這也是北大學生的創作被認為失敗的原因。當然這樣平面化的形態不會長久,在未來,網絡文學可能產生內部的分層,不求通吃,而是逐漸尋找到各自適合的讀者群體,同時,在滿足謀利的目標之後,也會註重載道、言志。”(記者:周懷宗)楊早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著有《民國瞭》、《清末民初北京輿論環境與新文化的登場》等。 (責任編輯:冷得像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沙发
发表于 2015-7-26 12:40:26 | 只看该作者
我是雷锋,帮你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關於我們
尚未設置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一起主機網  

Copyright 2013 最新最精彩-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